景色非常美,车子能直接开到湖边,但后面有所谓的当地管理部门人员来驱离,很遗憾没能感受到惬意的湖边露营。当时就有个疑问:政府一边喊出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口号,一边一刀切式的粗暴管理方式,是否有改善的空间呢?
这个口号由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正式提出,根据王宁在2024年的进一步阐释,这个口号包含以下几个方面:
诗意与自然:云南独特的自然风光(苍山洱海、梅里雪山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)、四季如春的气候、生物多样性的和谐共生,为人们提供了诗意的生活环境。
民族文化融合:云南拥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,700多个民族节庆,各民族"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",形成了包容、开放、热情的生活氛围。
美食与生活品质:云南的多样化美食文化、清凉宜人的气候、便捷的基础设施建设,使得"一天吃四季、餐餐味不同"成为现实。
从阐释中可以看出,首先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,这个是基本国策,本来就应该去做的,除此以外,最重要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,比如道路、路灯、停车场等,这些是基础中的基础,但我们可以观察到,很多地方存在道路不平整,交通引导线不清晰,路灯昏暗甚至不开灯,最严重最突出的属停车问题,就拿抚仙湖周边来举例,在绝大部分的2车道路段,游客要停车就只能停路边,直接占用正常行车道,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,但是一旦反馈到相关部门,这些部门往往采取的是驱离或者罚款的一刀切式方法来解决问题,这样一来几乎没人光顾,更谈不上打卡宣传。可以窥见,基础尚且如此,那么基础之上的民生建设又怎么可能好呢,这就牵扯到云南的整体经济形势问题,根本上的问题还是营商环境,只能说,政府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,任重道远。